在谈判了好几轮之后深资管,越南还是答应了特朗普的不平等协议。日前,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,他已经与越南就关税问题达成贸易协议。
【特朗普宣布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】
根据特朗普透露的内容来看,越南对美出口的所有商品将被统一征收20%关税,而凡是被认定为“转口货物”的产品,则将被征收40%的关税。他还表示,越南已同意取消对进口美国商品的所有税费。
显而易见,这份协议的本质就是一份实打实的“不平等条约”。越南不仅无条件向美国开放市场,而且还得定期定量给美国“上贡”。
事实上,越南没有抗住美国的施压,这件事并不令人意外。毕竟越南这样一个以出口经济为主的国家,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实在太大。
根据越南海关数据,2024年越南对美国的出口额达到近1200亿美元,占其出口总额的近三分之一。
更关键的是深资管,美方采购的商品主要集中在电子元器件、纺织鞋帽、木制家具、机械配件等劳动密集型领域,一旦失去美国市场,不仅这些工厂将面临大面积裁员乃至倒闭的风险,而且也会造成越南制造业体系的“局部崩盘”。
因此,当特朗普政府以关税大棒相逼、要求越南签下不平等条款时,越南实际上几乎没有拒绝的空间。在经过几轮表面抗争后,选择妥协也是情理之中。
而美越这份关税协议中,真正令人特别关注的,是其对中国产品的杀伤力。这份协议之中虽然并没有明确提到中国,但不少外媒称,细品一下就能发现,其实其中最敏感的一条:对“转口货物”加征40%关税,这分明就是冲着中国来的。
【部分中企将组装生产环节搬到了越南进行】
为什么这么说?很简单。过去几年中,在美国高关税政策压制下,不少中国企业选择将部分生产、组装环节迁至越南,以此借助越南的关税待遇进入美国市场。
这种“原料来自中国、贴牌在越南”的操作在国际贸易中并不罕见,但无法从中国身上压榨更多利益的美国对此多有抱怨。
特朗普的贸易顾问彼得·纳瓦罗曾明确表示:越南对美出口中,有三分之一其实是中国产品的“借道转运”。这句话,虽然听起来扎耳朵,但也揭示了华盛顿制定这份协议的真实目的:不仅要敲打越南,而且还要借越南之手深资管,掐住中国制造“转运美国”的咽喉。
在这种背景下,“转口货物加征40%关税”这一条可以说就是直冲中企而去的。
要知道,这40%的关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“惩罚”,而是一种近乎封堵性质的壁垒。而且,什么算转口、什么不算,全凭美国海关一句话。只要美方认定该产品的关键零部件源自中国,即使最终组装在越南,也可归类为“转口”,这种“莫须有”的标准,很可能造成大量中国产品被卡。
不难预见,从这份协议出炉开始,中国产品通过越南、东南亚绕道出口的模式将遭遇“定点打击”。尤其是那些依赖越南“最后一公里组装”以规避美方关税的企业,极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被美国海关扣留、调查,甚至拉入“转口黑名单”。
换句话说,越南签下这份协议,不只是替自己系上了美国关税的“紧箍咒”,更是亲手将中国企业架在火上烤。
【越南对美国的让步损害了中方利益】
值得一提的是,可能只是一个开始。后续华盛顿很可能会将同样的手段,用在东南亚其他国家,比如泰国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等国,进而对中国出口产品形成多方位围堵。
那么,面对这场打着“协议”旗号的贸易围堵,中国该怎么办呢?
事实上对于中国而言,眼下的当务之急,不是“责怪越南”,而是要稳住战略定力、化被动为主动。
一方面,中企需要及时调整外贸思路,增强与中东、拉美、非洲等新兴市场的贸易通道,绕过美元体系的“贸易挟制”;另一方面,我们也要保持战略定力,稳住周边外交格局。
毕竟越南今天签了“特朗普条约”,明天也可能转身求中国市场;对待越南不能情绪化,要用更高一层次的经济联动、互利投资、供应链绑定,反手变制裁为合作,拉回来才是高手。
这次越南向美国妥协,对中国来说是一次预警,但同时也是一记警钟。特朗普想用加税和协议逼各国在“中美之间做选择”,但中国真正需要做的不是去“答别人的考题”,而是要学会出自己的题目,定自己的游戏规则。
未来的贸易规则,不能总是美国说了算。中国正走在从“被动应对”到“主动塑造”的路上。这,才是我们真正要打赢的“大国博弈”。
博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