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四月,特朗普一上台就挥起了关税大棒,说要向全世界收“对等关税”,闹得大家人心惶惶。谁都以为这下美国和中国衡牛所要狠狠干一架了。可事情的发展出人意料,美国和中国,这两个最大的对手,没怎么真打起来,反而像是悄悄握了手。真正被这关税大棒结结实实揍了一顿的,是夹在中间的欧洲。这是咋回事呢?
美国和中国都是重量级选手。当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砸过来,中国没光顾着喊口号抗议。他们手里有张好牌——稀土(很多高科技产品必需的稀有金属)。中国管紧了稀土出口,这一下子就捏住了美国不少高科技和军工企业的命门。美国一看这招厉害,才四天时间就赶紧找中国商量,做出了让步,重新打开了谈判的大门。两边都是明白人,知道真打起来谁都吃亏,不如谈谈。
再看欧洲,面对特朗普的强硬手段,表现就大不一样了。特朗普对欧洲的钢铝产品直接加收50%的关税!他还要求欧洲国家,特别是北约成员,把军费开支提高到GDP的5%。这要求非常霸道。
欧洲这边呢?欧盟的领头人冯德莱恩,在七国集团峰会上,还跟着美国一起指责中国,说中国“拿稀土当武器”。但这话说起来自己都脸红衡牛所,因为欧洲用的稀土,几乎99%都靠中国供应!自己明明离不开人家,还跟着别人骂,这做法本身就挺矛盾的。更尴尬的是,美国刚和中国在稀土问题上谈拢没几天,冯德莱恩又跳出来对中国放狠话,好像之前的协议不存在似的,这显得很没章法。
面对美国的压力,欧洲国家几乎没啥反抗。德国总理默茨、法国总统马克龙等人,连公开讨论都没有,就匆匆忙忙答应了特朗普涨军费的要求。德国总理默茨甚至跑去美国表忠心,结果美国副总统都没怎么搭理他。这感觉就像,美国刚摆出架势,欧洲就主动投降了,还忙不迭地给美国军工巨头送上大订单。
欧洲为啥这么“软”?欧洲在对华政策上也显得很乱。它一边学着美国的样子,对中国企业的5G技术设限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关税,嘴上还喊着这是“欧洲自己的决定”;但另一边,当美国毫不留情地对欧洲商品加征50%关税,甚至公开羞辱欧洲,欧洲却只能忍着。
这种矛盾做法,根子在于欧洲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太低了。它既想紧跟美国,当美国反华的“急先锋”,希望这样能讨美国欢心;但同时又无法抗拒美国对自己的霸道行为。欧洲的领导人一个劲往美国跑衡牛所,却不敢多去中国走动,好像只有美国点头了,欧洲才有存在感。结果是,本该在中美之间玩平衡、争取好处的欧洲,变成了一个劲儿向美国“乞求”的角色。
特朗普给的谈判最后期限7月9日越来越近。欧洲怎么办?从最近的消息看,欧洲的选择是认栽。
根据报道,欧洲打算接受特朗普提出的一个条件,对美国出口的很多商品,都乖乖交10%的“普遍关税”。在这个基础上,欧洲只敢小心翼翼地提点“小小的请求”:希望美国在几个特别重要的行业,比如药品、酒类、飞机、芯片给点优惠,降点税;还希望美国能对汽车零件、钢铁铝制品这些已经被征了重税的东西,稍微放松点,给点“豁免”或者提高点配额。
这态度被媒体直接说成是“明显让步”。说白了,就是特朗普要收“保护费”,欧洲准备交了,只是求对方收的时候轻点打。
欧洲走到这一步,其实怪不了别人。当它把安全完全寄托在美国身上,它的经济命脉就很容易被美国拿捏。当它以为跟着美国一起强硬对付中国,就能换来美国的保护时,它就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尴尬又脆弱的位置。
所以说,这场由特朗普掀起的牌局,最大的输家不是预想中的中国,而是那个本想置身事外、却最终被推上前台买单的欧洲。这真应了那句话:神仙打架,凡人遭殃。欧洲这次,结结实实当了一回“冤大头”。
博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